中国银联顺应趋势,以隐私计算助力金融数据要素流通
隐私计算前景广阔,然而,不同机构间的异构平台难以实现有效交互和协作,数据在跨机构使用上存在诸多限制,这些问题成为了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。这些问题不仅拖慢了隐私计算的发展速度,还使得其在金融领域数据安全流通方面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体现。 隐私计算互联互通的技术要求 技术层面,确保“行业级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框架”的公正性极为关键。该框架需与主流技术路径相契合,体现金融业的特殊性,并满足各方的需求。比如
2025年2月3日